文章详情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科普 > 健康生活 >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科普 > 健康生活 >

孙希民:“洋鸡”吃法民族化的践行者

原发表日期:2018-11-30来源:美食信仰作者:余建强 韩慧敏

原发表日期:2018-11-30

来源:美食信仰

作者:余建强 韩慧敏

       孙希民,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、董事长。
       在中国白羽肉鸡行业内,不少人会称呼孙希民是“烟台的老孙”。这个称呼不仅指他在同行中年纪稍长,更多的是暗示了他的江湖地位,不需要那么多烦琐的头衔,提个简单的名号大家都知道。也确实如此,在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化发展的历程中,他无疑是最重要的先行者和推动者之一。当然,他个人事业做得成功才是名声的底子,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父母代种鸡养殖企业,每年有3 亿多只鸡苗输往全国各地,也是第一家成功上市的白羽肉鸡企业。
       看到孙总穿上厨师服,可能不少熟悉他的人还有些不适应,一个忙碌的企业家热衷下厨做菜总是让人感觉有些怪怪的。其实,他这样做自有深意,如果你稍加了解他的创业史,了解了他性格中的某些特质,就不难发现,他这样做也是顺理成章的。
       孙希民的第一份职业是公社兽医站的大家畜配种技术员。虽然是一个身处最基层的畜牧工作者,但此间他搞出的一系列技术创新却站上行业“尖端”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,他试验成功了马、驴冻精颗粒制作工艺和马、驴冻精配种的应用技术,并先后由烟台市普及至山东省乃至全国,1983 年被南京农学院谢成侠等13 名专家、教授现场评审:“填补了国内空白”,这对马、驴繁育专业有着长远的影响。这项技术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应用,但他的发明人身份却并未随之扩散开去,到最后仿佛他和这项发明毫无关联一样。不过,他也不以为意,觉得自己的成果能普惠大众也足可快慰。
      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,伴随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落地开花,用于农业生产的牲畜也骤然增多,这无疑也带动了畜牧工作大火。但孙希民和他的同事们却从红火中看到了即将到来的危机——畜力必将被机械力取代,他们将很快沦入无事可做的境地,另寻出路势在必行。得益于烟台临海,紧邻日本的地利,让他们看到刚刚进入中国的白羽肉鸡养殖业前景可期。就这样,孙希民的人生从此和白羽肉鸡联系在了一起。

       创业的艰难困苦、山重水复等自不必细说,但最终,他领导的养鸡场开始赚钱,而且还相当可观。不过,他接下来花钱的方式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,他花很大力气整治、美化养鸡场环境,还顶住压力建了一栋办公楼。在当时的人看来,脏乱差是养鸡场理所当然的样子,不脏不乱怎么能养鸡呢?让鸡住在花园里纯属浪费。而建那栋办公楼更是非议盈天,在荒郊野地的养鸡场里建办公楼本来就“毫无必要”,而且还是高标准——建筑样式和装修水平远超城里的楼房。
其实,孙希民做这些并非是为了面子工程,而是他内心一直憋着的一股劲儿使然。那个时候,当地有一句玩笑话“远看是卖炭的,近看是搞畜牧的”,从中不难看出畜牧从业者的社会地位。孙希民心中有一种隐隐的行业使命感,他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改变社会对畜牧人的认知。那栋办公楼,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山东农、牧院校学生稳定专业思想的参观点,老师们此举的用意是激励学生们投身畜牧业的信心和热情。
       孙希民自觉的使命感不经意间成就了他的一次事业大机遇。
      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,英国对中国禽业有一个政府间贷款项目,国家主管部门已经确定山东一家大型养鸡场为国家示范场,以承接该项目。北京的专家组到目标场考察,途经孙希民的养殖场稍事休息,一进他的养殖场就被震惊,虽然规模不大,但气象不同一般,继而激赏不已,当即改变决定,把他这里列为承接国家示范场项目。借此东风,他得以大量引进欧洲最先进的白羽肉鸡养殖设备和技术,开阔了眼界,一举奠定民和公司接轨世界、国内领先的技术基础。
       孙希民的这种自觉的行业使命感和对技术创新的热情,在他的创业过程中一以贯之,赋予民和公司不同一般的产业特色和企业文化。
       他热衷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,他曾经引进过国内外9 个厂家的孵化设备和世界几个知名厂商的屠宰设备,并且有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创新改造。他在1986 年自主创新了肉鸡全程笼养配套技术,90 年代设计成了“联栋纵向通风鸡舍”及其配套技术,2000 年又成功研发“商品肉鸡多层平养”及其配套技术,都有极高的实用价值。他并不保守自己辛苦得来的设备和技术,乐于让同行参观学习,他认为,这有利于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。他对技术创新的执着热情,让民和在畜禽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建树颇大。2000 年中期,他以鸡粪和废水为原料,开拓出沼气发电,之后又拓展出沼气提纯生产生物天然气及高端植物营养液“新壮态”等多项创新产业,新的事业版图已呼之欲出。

       像孙希民这样的企业家,或许是因为他们所身处的畜牧行业并不是近几十年来次第登台、站上时代潮头的明星行业,如家电、汽车、互联网、房地产、金融等,所以,并没有那么多的追潮者视他们为商业偶像。加上农业行业的人普遍具有的质朴内敛的性格,他们缺少“抢镜头”的欲望与激情。他们的商业智慧,在转型期的中国也就少有人仰视研读,甚至有时平视都被视为一种褒奖。其实,他们创业的智慧与艰辛,一点也不比现今站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的明星企业家少。
       近些年来,国内的白羽肉鸡行业持续低迷,老孙对此的思考与同行还有所不同。他认为,目前白羽肉鸡的烹饪方法还局限于西式,难以满足中国人多样化的饮食需求,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白羽肉鸡的市场消费,得让白羽肉鸡这个“洋鸡”的烹饪方法中国化、民族化。
       而且,他也坚信,白羽肉鸡“是个好东西”,是一种非常营养健康的肉食来源,鸡肉成本低,又利于国民健康。在他的意识里,鼓励大家多吃白羽肉鸡,并非单纯是 “王婆卖瓜”似的自我推销,也不仅仅是为了行业发展,还是一种能让苍生受益的“善举”。
       他看到,主要问题是白羽肉鸡吃法简单,又没有多少人致力于白羽肉鸡菜品的创新。于是,孙总穿上厨师服,变身为孙大厨,把曾经用于企业创新的劲头投入到白羽肉鸡吃法“民族化”的研发中。短短几年,就开发了白羽肉鸡中式菜品200 来个,还推出“民和百鸡宴”。在本书中,我们也选择了他研发的10 道菜品。
       对于白羽肉鸡该如何烹饪才能符合国人口味,孙大厨总结了一条“基本原则”:除了炖,猪肉能怎么做,白羽肉鸡肉就能怎么做。在技术上,根据菜品不同,温度标准应控制在80~120℃。希望这条“基本原则”及温度标准能对巧妇大厨们创意肉鸡新吃法有所启发,为家人、食客烹调出更美味健康的肉鸡美食。我们之所以选择他作为封面人物,也希望读者们能像他一样,满怀创新激情,尝试更多白羽肉鸡的中国化吃法,像他一样,热爱美食,热爱每一个平淡而又美好的日子。